美國股市看起來就像長期處於糖分亢奮狀態。投資人只要聽到一點降息的風聲就歡呼,但卻忽視了真實生活中的價格正在不斷上升——從麥當勞的大麥克漢堡,到今年勞動節購物車裡的商品。而如今,川普政府大規模的關稅政策又為成本壓力火上加油。
這正是華爾街的期待與商業大街的現實碰撞的地方。
過去十多年來,低利率就是市場最愛的「毒品」:
問題在於:市場已經習慣央行不斷「餵養」降息,不管基本面如何。股市就像上癮者,渴望下一劑流動性才能繼續往上走。
聯準會或許表示通膨有在放緩,但日常生活卻告訴我們另一個故事。今天買一份麥當勞 Big Mac 套餐的價格,比幾年前高出許多。食物、房租和服務價格依然頑固,顯示通膨並沒有真正消失。
然而市場卻仍在押注降息,這製造了一個危險的矛盾:
更令人擔憂的是,任何疲弱的就業報告或經濟數據,如今在華爾街反而被視為「好消息」,因為這會增加市場對聯準會提早降息的期待。這種顛倒的邏輯,正好顯示市場對便宜資金的上癮程度有多深。
這就像一個高血壓病人還要求醫生給他更多糖分。短期的舒緩,卻可能讓長期的病情更加惡化。
今年的勞動節週末,正是關稅與通膨交會的縮影:
因此,當股市仍幻想降息帶來的救濟時,消費者卻在收銀台面對更高的帳單——無論是漢堡還是床墊。
華爾街對低利率的痴迷、主街對黏性通膨的掙扎,以及關稅帶來的額外壓力,正在同時發生。最終形成了一個危險的脫節:
在 PRJ Analytics,我們相信現在正是回歸 基本面財務投射分析 的時刻。與其猜測聯準會何時降息,不如專注於營收、毛利率、資本支出紀律、現金流與產業風險。唯有如此,投資人才能分辨哪些公司具備真正的實力,哪些只是靠政策煙霧撐起股價。
今年勞動節,當華爾街繼續做著降息美夢時,主街卻在為漢堡、衣服、汽車付出更高的代價。關稅推升了成本,通膨依然頑固,聯準會面臨壓力。
股市或許看似對低利率上了癮,但投資人不能也被拖下水。唯一的解藥就是紀律:專注於基本面,而不是下一次的「糖分快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