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記者問:「衡量一家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?獲利?行銷?員工人數?」
我們的回答是:假設這裡指的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,在我看來,衡量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是「現金流」。
相反地,獲利只是損益表底部的一個會計項目,把所有收入和支出加總後的結果而已。行銷是將產品或服務推廣到目標客群的一種策略。至於員工人數,肯定是一個大「不」。或許員工的素質比人數更重要。
回想 2000 年初網路泡沫破裂時,有許多搜尋引擎,例如 InfoSeek、Lycos、Excite、Yahoo 等等。除了 Yahoo(但我也不確定它現在到底在做什麼)之外,其他幾乎都倒閉了。為什麼?產品不好?行銷不好?員工不夠多?答案都不是。或許行銷不佳有一部分原因,但他們有一個共通點:燒光了現金。
再舉一個更近期的例子,金融海嘯拖垮了一批曾經成功的企業,包括雷曼兄弟(Lehman Brothers)、AIG、貝爾斯登(Bear Stearns)等。為什麼?因為資產抵押證券(ABS)?因為衍生性金融商品?是的,這些是表面的原因。但根本問題在於,他們缺乏足夠的資產,尤其是像現金這樣的流動資產,去支應他們的負債與衍生商品。
為什麼獲利不是衡量企業成功的關鍵?因為一家公司一次又一次地證明可以有不錯的營收與獲利。但你猜怎麼樣?最後還是倒閉了,原因是這些營收與獲利沒能夠快速轉換成現金來履行其義務。換句話說,帳面上的獲利並不等於現金,而現金才是企業用來支付員工、供應商與貸款人的真正貨幣。
員工人數更不是衡量企業成功的關鍵。我馬上就能想到幾家公司,曾經透過積極擴張、瘋狂招聘來壯大規模,尤其是近年來的科技業。如今,他們不是凍結招募,就是裁員縮編。
我建議你也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《如何閱讀一家公司財務報表》,或許能帶來更多啟發。